近日,2021年度全区改革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出炉,从自治区各行业共选出20个优秀改革案例推广学习。我校“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为教育行业唯一入选案例。
2021年度全区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旨在总结和推广自治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改革工作要求,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推出一批原创性改革举措,取得一批关键性改革成果,破解一批重点堵点难点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本次入选的20篇案例由自治区党委改革办汇总成册发布,供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学习借鉴。
近年来,我校探索实施的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改革与实践,有效破解了传统模式下的教育实习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创新教育实习“双选”模式,制定教育实习标准,改进实习指导方式,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构建了新型的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提高了师范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大中小学协同育人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我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全文如下:
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多部文件,把教师教育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自治区师范类高校龙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师教育发展要求,在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中采取了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模式,解决当前教育实习瓶颈问题,提升了师范生实习质量和就业能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之路。
一、工作背景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关键一环。传统模式下,实习时间短、人数集中、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突出,大部分地方师范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基地建设难、实习过程管控难、实习效果保障难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优质师范生的培养,更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此,内蒙古师范大学首创师范生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模式,推动双选择、双指导、双标准、双平台等实践路径的交叉构建,以此为切入点,力求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本领,带动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优化高校课程体系,促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更好地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推动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生态。
二、主要举措
(一)建构新模式,盘活教育资源。教育实习双选育人模式是实习基地校提供岗位,实习生、基地校按照意向相互选择,并通过面试、考核等形式确定实习学校的一种教学实习派出方式。双选育人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主体和系统结构两部分。实践主体涉及实习生、高校和基地三方的联系。双选育人实习模式沟通了学生与实习单位,也密切了基地与高校的关系,使得三主体之间形成环路,保障了实践育人的效果。评价和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档案建设、汇报展示等写实方式贯穿实习全过程。保障机制环节强调了来自制度标准与设施经费等方面的支撑,当与评价耦合时,实现了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联通。
(二)创建实验区,打破空间布局。为了使双选育人模式得到良性、持续、高效、上升式的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着眼于优质实践教学师资,形成了覆盖区内、辐射区外的新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从办学师资水平和协同实践教学能力的全面评估出发,遴选建立实习基地316所,在此基础上,将优质基地聚合联通,创建了乌海、鄂尔多斯、赤峰、锡林郭勒、北京等多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
(三)制定新标准,规范实习内容。一是明确目标定位。分级制订了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习标准,明确基地学校实践教学质量要求,双选实习单位依据上述标准,加入学校特色后确立《实习指导工作方案》,按照制定的标准和方案培养实习生。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细化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学要求,规范实践教学经费使用,明确教学奖惩的依据和标准,为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提供制度保证。三是注重量化评价。训练标准强调以量化的方式,提升师范生的技能水平。开展三阶段写实评价,实习前一对一验收实践成果,实习中“实习云档案”实时更新,实习后教学成果展示。四是促进教育实践协同。修订《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实践手册》,围绕实习设计整合见习、研习的内容及要求,使“见习—实习—研习”成为承接递进的连续整体,解决校内不同专业见习、研习教学盲目低效的问题。
(四)双师加双线,保障实习质量。双选育人模式,一是改革了既往的时长,由6—8周延长至18周。二是实行双师队伍、双线指导,选聘中小学教研员进入“双导师”队伍,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教法类课程由双导师进行“实地+在线”并行指导。双导师均进入真实课堂,包括部分中小学教师进入高校指导实训,参与讲授教法类课程,同时高校教师进入中小学实地指导实习,且时间不低于总体指导时间的1/2。三是在实习经验反馈、总结的基础之上,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及校地教学科研互动。
(五)搭建多平台,完善系统工程。为确保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良性运行,内蒙古师范大学投建了“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中心集智慧教室、微格教室、三笔字训练室、专业系列功能室、舞蹈及钢琴教室为一体,总面积540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训练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此外,首创“教育实践管理平台”,开展“云端双选”,实现一键签约,加快实习过程管理智能化。独立研发“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仿真系统”,双导师同时指导学生,利用仿真系统大数据组建实践教学案例库。多平台的建立,打破了实践教学时空和年级的限制,师范生全员全域化参与实践学习,使师范生培养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工程。
三、取得成效
(一)双选为驱动,激活多方活力。连续举办四届“师范生教育实习双选会”,通过“双选会”品牌化运行,竞争择优签约实习岗位,参与人从第一届400余人到第四届1735人,不断激发实习生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参与基地校从第一届26所到第四届308所,覆盖了内蒙古、北京、辽宁等地区,体现着双选育人模式的影响力和基地校的信赖,彰显了双选育人模式的效应,满意度逐年递增。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动,调配实践教学资源,为优质实习生争取就业优先政策,打通实习与就业环节。
(二)探索育人路,实践成效显著。从强化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导向意义出发,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了实习指导教师专题立项“全学期教育实习教学研究项目”及实习生教育实习研究项目,并借助相关赛事与活动,鼓励创新,锐化学生实践能力。设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具制作大赛、板书比赛等赛事,其中由本科学生设计的8项教具作品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已签订转让协议,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三)促进一体化,加强协同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与实习单位联合举办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论坛,沟通实践育人信息资源,反馈双选育人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共研解决改善的方法,探讨发展创新的路径。组织高校数学、中文、外语等专业教师进入基地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以政策的稳定性、制度的发展性、时间的连续性、组织机制的上下协调性,促进校地教学科研互动。
(四)多媒体关注,社会反响良好。2021年6月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介绍和推广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做法。央广网、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专题报道了该项成果。